
回转窑筒体开裂的原因:
1、窑体振动;
2、红窑烧损,窑筒体强度削弱;
3、某挡轮顶力太大;
4、钢板沉陷不均,造成窑体弯曲;
5、钢板薄;
6、基础沉陷不均,造成窑体弯曲;
7、筒体表面超过400℃报警温度,钢板蠕变降低强度。
如果回转窑筒体开裂应该如何处理?
通过长期经验总结回转窑筒体出现开裂可以归纳为上面的七种情况,我们根据每种情况进行下面的处理:
回转窑筒体开裂的处理方法:
1、修复窑体,加固筒体;
2、正确调整托轮,减轻负荷;
3、用探伤仪检查内部缺陷,及缺陷部位的周围。
4、用铆钉铆住,以防扩展;
5、选择合适的钢板厚度;
6、调整托轮底座位置;
7、采取措施,降低窑筒体温度。
2、环向裂纹的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环向裂纹,在设计制造时要充分考虑该处筒体厚度,过渡节筒体厚度应接近于轮带下筒体厚度与中间节筒体厚度的平均值,以利于变形平缓自然,使得应力易于扩散,减少应力集中;关于大齿圈下筒体与弹簧板焊缝处的裂纹预防,关键是要保证筒体刚度大于弹簧板刚度,大齿圈下筒体厚度应不低于筒体公称直径的1%,弹簧板的厚度宜取筒体厚度的60%左右,这样有利于通过弹簧板的变形消化外力,缓解外力对焊缝的伤害;在生产维护中也要尽量保证筒温纵向、环向温差小于50℃,减小附加弯曲应力及温差应力;同时也不能为了检修或其他方便,在筒体上随意施焊,若必须施焊时,要采取措施,并在事后按规范切除并打磨干净。
3、回转窑过渡带裂纹的预防
过渡带的筒体开裂,主要原因是筒体受到窑内碱性气体、碱性物料的腐蚀后,筒体变薄所致。所以首先要考虑碱性物料与金属筒体的隔离,以减少腐蚀,其措施有几个方面。一是可在筒体内表面粉刷高温防腐涂料;二是通过湿砌耐火砖包浆,消除砖缝,把碱性物料与金属筒体隔离开来,避免或缓解应力与化学腐蚀,延长筒体寿命。也可通过提高筒体厚度延长筒体寿命(如把筒体厚度提高到筒体公称直径的0.7%)。
4、筒体裂纹的其他预防措施
如保护窑皮、保护耐火砖,防止筒温不均或过高,保证筒体材料机械性能,保证运转状态下的筒体直线度,减小附加载荷;正常控制窑体上下窜的速度,严禁加速顶窑;防止大小齿轮咬根,增加径向顶力等等。若窑筒体已出现裂纹,应及时打止裂孔,并进行有效焊接,阻止裂纹延伸;同时施焊位置应选择在该处水平中心线上45°,因为此处横向应力为零;对于过渡带的筒体裂纹,经检测若筒体已遭到腐蚀,且腐蚀量已达到30%左右,要做更换筒体准备,不然会引起大的事故。
